东营 14 亿投资案 15 年谜局:补偿款失踪背后的博弈
----从东营市垦利区张某芹实名举报看历史遗留问题漏洞
2012 年 6 月至 2025 年 年 7 月 14 年的时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居民张某芹、张某红向多部门提交实名举报信, 指控当地在处理董某绥事件时 存在补偿款分配不公、500 万元资金去向不明等问题。这起涉及 1756 万元投资、300 余人补偿的复杂事件,不仅 暴露了基层在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中的程序瑕疵,更引发公众对透明度与 司法公正的深度拷问。
投资崩盘被介入 补偿分配现双标争议
2010 年 4 月,张某芹与张某红以借款收息形式参与山东中旌威石油装备集 团有限公司公司投资,因为一开始就是一个骗局,董某绥包装好山东中旌威石油 装备有限公司后,开始向社会非法集资和诈骗,因为这些资金到账后根本没有用 在生产经营而是转移、抽逃和藏匿导致两人 1756 万元投资款血本无归。

事件爆发后,当地成立专班处置,提出通过出售企业资产、置换国有资 产 300 亩土地等方式筹集资金,对 300 余名投资人进行补偿。据张某芹、张某红提供的多份借据和投资协议显示,其投资涉及山东中旌威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 司、东营万丰工贸有限公司、东营是瑞森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这三家实际控股人 都是董某绥)等多家公司,部分协议明确约定担保方承担连带责任,甚至包含 " 甲方可直接扣收乙方银行存款" 等强硬条款。
然而在补偿落实阶段,处理却出现明显分化:投资人张某兰等 300 多人 都获得了补偿金(张某兰获得了 600 多万元万补偿款),而张某芹与张某红却 分文未得。更蹊跷的是,在会议中宣称曾向张某芹账户打入 500 余万元资 金,但她本人从未收到。当张某芹要求垦利区某委核实资金流向时, 分管法务 的杨主任以 "信息由某局提供,某委无权落实" 为由推诿(谈话有录音), 而某机构始终未提供收款方姓名、账号及打款时间等关键信息, 导致这笔巨款 去向成谜。
核心证据矛盾点:
• 官方主张已打款 500 万余元,但未提供银行流水等原始凭证
• 张某芹供的 2010 年至 2011 年多 6 份借据显示,其投资涉及多级担保,但官方未认可这些文件与补偿资格的关联性
• 300 亩土地置换补偿金的分配台账未公开,其他投资人的补偿协议复印件显 示,部分人未签署协议却获补偿
十五年陷死循环 行政司法互踢皮球
从 2012 年 6 月 1 日报到至今,张某芹、张某红历经多部门 协调仍未解决问题。她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履行补偿义务, 法院以 "应先起 诉董某绥" 为由不予立案;报案追查 1756 万元资金,警方以 "属经济 纠纷" 为由拒绝受理,形成 死局。
专班将矛盾推给个人民事纠纷的做法,被法律界人士指出涉嫌违背"属地管理" 原则。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斌分析:"官方机构一 旦介入事件处理并承诺补偿,就形成行政合同关系,若未依法履行,公民有权提 起诉讼。法院以需先民事诉讼为由不立案,可能存在程序错误。"
更让张某芹绝望的是张某泉打人事件的司法处理:2016 年 9 月 2 号因债务 纠纷遭 22 人持械殴打,致全身多处骨裂,警方仅王某凯是唐某的司机作出行政处罚,认定主谋张某泉、唐某 "证据不足"。市 检察院亦未支持其指控。"现场有 张某芹、刘
某岭两名目击证人,派出所却不做笔录,律师申请阅卷被以 ' 涉密 ' 拒绝。" 张某芹出示的伤情鉴定报告显示,其损伤程度达轻微伤,但司法机构未进一步追 究责任。
程序瑕疵清单:
1.法院不立案未出具书面裁定,
2.某局未对 500 万元资金争议制作详细说明
3.打人事件未全面收集监控录像等证据,违反规定
500 万资金迷案:信息公开涉嫌违法
张某芹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 500 万元资金的真实性。根据《信息公开 条例》第二十条, 行政机构应公开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但垦利区多次以 "涉 及个人隐私" 为由拒绝提供打款凭证。法学专家指出, 资金流向属于官方履职信 息,不应以隐私为由规避公开,且《条例》第十五条明确 "行政机构不得公开涉 及个人隐私的信息,但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行政机构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 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更值得关注的是,张某芹提供的 2017 年东营区法院判决书(2017)鲁 0502 刑初 117 号显示,同案犯张某新曾以 "做航吊生意"" 投资养老院 " 等名 义诈骗张某芹 1389.64 万元,期间通过闫某红等多个账户转账,法院最终判决 张某新退赔 551.7 万元。这份判决书中提及的复杂资金往来;与其他人员的账 户往来的相关联系,东营各机构相互推诿【东营 区法院】【张某芹:您反映的(2017)鲁 0502 刑初 117 号判决书没有 明确认定赃款赃物范围瑕疵的问题,经落实,侦查机构及公诉机构未移交有关涉 案款物去向的证据。故判决书中无法认定赃款去向。
信息公开违规点:
• 东营某分局、东营区法院 虽然按照规定回复当事人张某芹了,他们相 互推卸责任、没有解决问题
• 多次推卸责任拒绝受理张某芹的合法要求
• 东营区法院告知申请人张某芹应该有东营区检察院和东营某分局负责
特殊身份叠加难 家属陷入困境
张某芹的双重身份让事件更显复杂:其父为 88 岁抗美援朝老兵,她本人是 回族群众。我去垦利区信访李某某书说:“陈年旧事、不是 他们能解决的问题。" 她认为,基层部门不仅未考虑特殊群体诉求,反而在处理 中存在隐性歧视,"同样是回族群众,别人的补偿款就顺利拿到,我的就一直拖 着"。这种情况可能违反规定。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某钊指出:"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 事务时,应更加注重程序公正和情感关怀,避免引发民族矛盾。"
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困局何解?
张某芹事件折射出基层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三大痛点:
1.证据缺失风险:事件跨度超十几年,部分专班人员已调离,原始文件缺失导致 核查困难
2.责任主体模糊:多部门联合处理时,常出现 "谁都管谁都不管" 的责任真空
3.程序意识薄弱:习惯用行政手段代替法律程序,导致矛盾积累激化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研究院建议,可建立 "历史遗留问题专项基金",由财政、 审计、纪检部门联合监管, 对张某芹这类证据存在瑕疵但事实清楚的案件,通过 司法审计确认债权;同时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避免既当 "运动员" 又当 " 裁判员
截至发稿,张某芹已向纪委监委、最高检察院等部门提交补充证据,包括 2011 年借款协议中担保方山东中旌 威石油装备有限公司、东营万丰工贸有限公司、东营市瑞森是有机械有限公司的 工商登记信息。张某泉打人事件的现场笔录整理, 历时 9 年的案情能否还原真实 情况,还受害者一个公道。这起持续十四年的 "14 亿元投资疑云" 能否破解,
不仅关乎两位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更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法治水平。我们将持续关 注事件进展,期待有关部门以 "案结事了" 为目标,依法依规给出解决方案。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27606601981657641/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