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商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维权 >

重庆一市民遇交通事故致肋骨骨折 责任认定争议待解

来源:未知 编辑:云南 时间:2025-10-28 热度:
导读: 2025 年 6 月 27 日 18 时 39 分,重庆南岸区广福大道广福未来学校路段,市民张黎生驾驶电动自行车与饿了么平台外卖员罗姓骑手的无牌摩托车相撞,导致张黎生三根肋骨骨折、车辆严重受损。后续南岸区交巡警支队的责任认定与重庆市交管部门的复核结论,因 鉴定

2025 年 6 月 27 日 18 时 39 分,重庆南岸区广福大道广福未来学校路段,市民张黎生驾驶电动自行车与饿了么平台外卖员罗姓骑手的无牌摩托车相撞,导致张黎生三根肋骨骨折、车辆严重受损。后续南岸区交巡警支队的责任认定与重庆市交管部门的复核结论,因 “鉴定申请被拒”“关键事实回避” 等问题引发争议,张黎生至今仍在为合理责任划分奔走。

鉴定申请遭拒:程序争议成核心痛点

事故后,张黎生发现需专业鉴定厘清核心因果关系。2025 年 7 月 24 日,他通过录音电话向南岸区交巡警支队何姓承办人申请两项关键鉴定:一是痕迹综合鉴定(含因果关系鉴定),核查摩托车超速与撞击的直接关联;二是车辆安全性能鉴定,确认罗姓骑手摩托车是否改装(国家对电动摩托车强制限速 50km/h,该车事发时车速达 69km/h)。

重庆安心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报告显示,事故发生时摩托车驾驶员行经人行横道的瞬时速度达 69km/h。该路段为学校周边区域,限速 30km/h,超速幅度高达 130%,换算后车速约 19.16 米 / 秒,已逼近 20 米 / 秒。在如此高速状态下,摩托车最终撞击前方 30 余米处骑行电动自行车的行人张黎生,酿成事故。值得注意的是,该鉴定中心工作人员曾建议张黎生申请 "痕迹综合鉴定",进一步更精准地明确事故责任划分。后续张黎生在申请复核过程中多次提及此项建议,但重庆市交管部门于 8 月 26 日作出的复核结论,仅以 "事实清楚、程序合法" 维持原责任认定,未对鉴定争议作出实质性回应;9 月 29 日的信访回复中,仍坚称现有监控证据已足够支撑认定结果,无需启动痕迹鉴定程序,却始终未依法说明拒绝理由。

而何姓承办人仅以 “凭两段监控视频,肉眼可判定责任比例” 为由拒绝,未出具书面说明。张黎生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提出质疑:“法规明确当事人有权申请鉴定,肉眼判断无法替代专业分析 —— 痕迹鉴定能明确超速是否导致无法避让,车辆鉴定可排查改装影响,这些都关乎责任划分。” 他认为,若鉴定通过,大概率能证明 “摩托车严重超速是撞击直接原因”,或改变现有责任结果。

关键事实回避:30 米超速追尾未被提及

南岸区交巡警支队 7 月 30 日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与重庆市交管部门的复核结论,均回避了核心事实 —— 饿了么外卖员罗姓骑手从张黎生后方 30 多米处,以超速 130% 的速度追尾撞击。

据监控与重庆安心司法鉴定中心报告,6 月 27 日 18:39:41,张黎生已完成变道,出现在罗姓骑手前方 30 米(视野无遮挡);至 18:39:43 事故发生,罗姓骑手未制动或避让,最终以 69km/h(学校路段限速 30km/h)追尾。此外,罗姓骑手还存在持 C1 驾照驾摩托车(准驾不符)、车辆无牌、经人行横道未减速(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 47 条)等违规,且张黎生怀疑其当时因查看饿了么平台订单未注意路况。

但认定书中仅提及罗姓骑手 “准驾不符、超速、不按车道行驶”,将 “无牌” 归为 “与事故无因果”,对 “30 米未避让”“人行横道未减速”“查看订单嫌疑” 只字未提;同时认定张黎生 “非机动车连续变道影响机动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条)。

张黎生反驳:“路段无非机动车道,变道是为左转(无适合电动自行车的过街天桥),我已打转向灯、多次查后车,尽到安全义务。罗姓骑手 30 米内超高速不避让,才是主因,为何认定书避而不谈?” 罗姓骑手仅在微信群否认 “看订单”“推责”,称 “有事找保险”,未解释避让问题。

更矛盾的是,南岸区交巡警支队已对罗姓骑手罚款 1250 元、记 24 分(针对 “准驾不符、超速 100% 以上、无牌、不按车道行驶”)。“既然处罚认可违规严重,为何责任认定弱化其影响?” 张黎生质疑。

依法规主张:摩托车应担主要责任

张黎生依据三项法规主张罗姓骑手担主要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按行为作用及过错定责)、《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第一款第 (二) 项(两方过错分主责、同责、次责)、《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六十三条(按行为作用及过错定责)。

他认为,罗姓骑手五项违规(无牌、准驾不符、超速 130%、人行横道未减速、30 米未避让)直接增加事故风险,超速更是导致无法及时反应的核心;而自己仅因路段限制必要变道,无主动过错。“30 米距离本可避让,因超速才相撞,过错程度远大于我。”

截至 2025 年 10 月,事故已过三月,张黎生仍受伤情影响,晚上睡觉都胸痛,咳嗽也胸痛,洗澡都不敢用左手摸头发,为治疗伤病,他已花费近万元。他整理好监控、鉴定报告、录音等证据,计划通过司法维权:“我只求依据事实和法规,把责任划公正,让受伤者感受到公平。”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6772705289847255&wfr=spider&for=pc

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

责任编辑:云南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www.qunxingyanyi.com.中 华 新 闻 网 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 QQ:501734467 技术支持中华财富网
Top